“一菜一格,百菜百味”。莆仙地區美食品種繁多,風味獨特,猶以味多、味廣、味厚、味濃為特色,又以清鮮淡雅見長。莆田飲食風味獨好,你吃過哪些莆仙美食?它們的故事你聽說過嗎?或者你和莆仙美食之間有著怎樣的情緣……即日起,本版推出《莆仙美食故事系列》,歡迎讀者朋友們踴躍投稿。 猶記那年,負笈北上,在家鄉吃的最后一頓飯是地瓜粥。這是我主動要求的,那時我家雖然很窮,但絕不至于吃不起一餐像樣的飯菜,更何況是在餞行的時候呢?地瓜又稱紅薯,我之愛戀于它,除了其味甜美,其實還有一層寄意?!爱敼俨粸槊褡髦?,不如回家賣紅薯”,這是我自小就熟知的民間俗語。當年我考上了福州大學,這是好事,對祖父來說是天大的喜事,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高天之上將有一只雄鷹在展翅翱翔。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,吃完了一碗又吃了一碗,仍然感覺意猶未盡。期間我們只是吃,并無其它的交流。臨上車時,祖母竟要我帶一袋紅薯到學校去,她的看法是福州吃飯很貴,能省就省。我正在猶豫時,祖父劈手奪過袋子,扔到了地上,他生氣地說:“我們有那么窮嗎?再說省里哪有地方煮這些東西?” 祖父送我進學校后,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裝著灶土和姜的紅包,要我化水泡開喝了,說是預防水土不服的。我不太相信,心里雖然認定那是迷信,但也只能勉為其難地照辦了。此后的大學生活,我對當地的飲食一直很不習慣,就譬如我們家鄉吃干飯是要配湯的,可是福州卻不是這樣的,只配菜不配湯(當時閩候大學城剛建不久,并沒有后來的學生街之類的,所以江口鹵面、興化米粉之類的家鄉美食只是后來的事)。很多年過去了,記憶猶深的是有一天晚飯后我出了學校食堂,不知從哪里飄來一股地瓜粥的味道,清香、甜蜜,令人垂涎三尺??墒俏抑皇锹劦搅诉@股美味,并沒有看到它,更沒有吃到它。若說是思鄉太烈而形成的一種幻覺,可那股香甜味在我走了一小段路后才逐漸消散了,因此我想應該是當時有人正在吃著紅薯或地瓜粥,這紅薯倒不一定就是來自我們家鄉的,但那股繚繞在空氣中的甜味很像家鄉的味道。 家鄉的紅薯一年兩熟,家鄉的味道一年幾顧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