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偶然的機會,聽說楓亭塔斗山興建一個規模宏大,環境幽美的公園,里面景觀高雅,常年靈氣氤氳。于是我決定攜妻一同前往游覽,以飽眼福。 塔斗山是一座“神山”,山上有著名的景點:會元寺,玉皇殿,萬壽塔等。是一個集釋、道、儒于一山的圣地,神圣莊嚴,肅穆威武。聳立于山腰上、高大雄偉的觀音菩薩石像,更是叫人頂禮膜拜,虔誠有加。她慈目善眼,左手一個凈瓶,右手一枝楊柳,護佑一方,蔭庇一水。 時值初秋,雖說秋高氣爽,但天氣還是悶熱異常。晚飯后,太陽下山了,可路上的熱浪還是一波高過一波。我駕著車,載著我的愛人,一路上有說有笑,其樂融融。到了滄溪路口,只見前面的路,開闊了許多,兩車道變成四車道的水泥路,平坦,寬闊。再往前走了一千多米的路,這時你會發現公路兩旁已停滿了車輛:轎車,貨車,電動車,摩托車,自行車。今晚又是人山人海,熱鬧非凡。 安頓好車輛,拾階而上,一個面積一百多平方米的群眾娛樂廣場呈現在眼前,它能同時容納四支跳廣場舞的隊伍。左右兩邊各栽種兩棵大樹,蒼翠挺拔。中間設置四個花壇,整齊對稱。最左邊的角落有一組石雕,是以蔡襄文化為主題的雕刻墻,有蔡襄家訓,修建洛陽橋及興修水利及他和幾位大臣力諫皇帝等畫面。最右邊的幾棟房子,還沒裝修好,仿古設計的,古色古香…… 再往前是一座石碑坊,即入園的山門。正面刻著“日曉峰螺”四個大字,背面刻著“人杰地靈”四個大字。它的后面是一座人工湖,湖水清澈,游魚細石直視無礙,水面上有幾尊水鳥的石雕。岸邊楊柳依依,婀娜多姿。往左邊看,一組曲徑回廊的涼亭,有木座,木椅,供游人休息,也可以避雨乘涼。涼亭后面是一個圓形的建筑,八卦布局,中間是石槽水道,流水潺潺,為人工湖提供活水,設計精妙啊。 這時,一輪圓月已懸掛在空中,皎潔的月光鋪滿了大地,給人們多一道美妙的遐想。月光下的景色更清幽,更靜美。人工湖中間橫跨著一座橋洞呈半月形的石拱橋,名曰楓橋,倒映在水中,頗有江南水鄉的韻味:浪漫,雅致。最右邊還有一個小山門,走進小山門,一條環形細石柏油路向山上延伸著,蜿蜒曲折,連綿不斷。這就是“環形慢道”,路面涂抹紅色的油漆,鮮艷奪目,有兩三米寬,兩邊各鋪設著一米多寬的人工草,綠草茵茵,柔軟細膩;接著是各種各樣顏色的小花,有大紅的,紫紅的,白色的,淡黃的……花團錦簇,色彩斑斕,賞心悅耳。 慢道呈“S”形狀,共有4個大“S”,與山上的“環山棧道”相通,供人們運動,休閑,賞景之需?!碍h形慢道”附近,還設置了兒童游樂場,老人活動中心等場地。這些布局,設計精妙絕倫,布局合理周到。 走完了4個大“S”形的“環形慢道”后,就到了山上的“環山棧道”了,上面地勢平坦,環繞山腰而建的。路旁的石凳、石椅更多了,依山勢而建的觀景臺、涼亭也多了起來。在微弱的路燈下,人們一邊散步,一邊聽輕音樂,一邊賞景,俯拾著觸手可及的幸福。憑欄望遠,近處,動車站周圍,燈光璀璨奪目,人流車流,匆匆閃逝;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,留下更多的是心有猛虎,細嗅薔薇的遐思;遠處公路上的車輛踽踽而行,在金黃的路燈映照下,更顯得金碧輝煌,海中高架鐵橋上的燈,“一”字形地排開,明亮地閃爍著,猶如一條細長的黃金鏈條,懸掛在空中;更像一條金黃的飄帶,粘貼在海面,光彩耀眼,縹緲虛幻。一陣陣涼風拂面而過,恍惚間快閃進了仙界,神魂顛顛,靈犀點點,悠哉游哉。 下了山,出了山門,天上的月光更忒亮了。石牌坊上“人杰地靈”四個大字,金光閃閃。是啊,神山名人,文化底蘊深厚;天地,人佛,和諧共處典范。難怪在這一塊神奇的福地上,常年煙霧繚繞,靈氣盤桓,星星點點,風光旖旎。 “天聽寂無音,蒼蒼何處尋;非高亦非遠,都只在人心”,人生攘攘,塵世嘈嘈,踏著月色,努力去尋找一份皎潔,一份靈動,心底終于有了一米陽光。今晚不虛此行,妙哉,游哉。 |